博业体育(中国)在四十多年的专业办学历程中,历经专科、本科、联合培养研究生三大跨越式发展阶段, 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教育专科学历师资,1999年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2003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招生,2013年与省内外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已凝聚形成教师教育特色与资源优势,2011年获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2年成功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二级认证。在新的发展时期,博业体育(中国)聚焦硕士学位点建设任务,紧扣国家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依据质量提高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着力探索“学、赛、研、服”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即“课程思政、赛事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四位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致力建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声誉良好,“区域可领先,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博业体育(中国)。
一、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切实推进全课程育人
通过学党史、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业学习等系列专题学习,组织红色基地实地体验和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领学生学党史,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在躬行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贡献青年力量。
全面梳理179门专业基础课程和48门实践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充分发掘和摄取课程的德育、美育等元素,编辑蕴含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育人元素的教学案例和教辅资料,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目前,学院已获得校级体育教育专业教改课程3门,校级课程考试方法改革课程1门;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出版教材3部。省级以上的教学技能与其他比赛中,教师共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地市级特等奖3项、二等奖5项。
二、用赛事锤炼技能,促学转风夯实基本功
持续举办“周周赛事”“专业技能运动会”和“专业体能运动会”等全员参与的训练实践,基本形成“赛事+见习+实习”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相互协同的闭环式实践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多项赛事并屡获大奖。“十三五”期间,共获得47个一等奖或金牌、29个二等奖或银牌和23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16年,代表江苏参加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获第三名,创江苏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2017年,在荷兰海牙的第七届世界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暨第三届世界健身气功科学论坛上,博业体育代表队获得1个集体赛、4个男子个人赛和4女子个人赛共9项一等奖的佳绩,实现了健身气功项目由省到国家再到国际三级飞跃。在郑州大学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暨第二届中国中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总决赛)中,博业体育体育舞蹈代表队获得2金4银1铜、最佳编排奖和优秀组织奖,毽球队在全国少数民族委员会的郑州比赛分获男、女第三、第四名,珍珠球队获江苏省珍珠球邀请赛一等奖和省十九届运动会第四名。由于成绩突出,2020年博业体育(中国)被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三、激活科研关键要素,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
进一步落实“人才强院战略”,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在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不断促进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占比14.3%;副教授26人,占比53.0%;博士11人,占比22.4%。
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学习、培训和交流,先后有多人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成功举办了多期“翔宇体坛”学术沙龙活动,拓宽了教师知识和学术视野。近年,学院发表论文84篇,其中CSSCI论文18篇、SSC论文I1篇、SCI1E论文I4篇、CSCD论文2篇、CPCI-SSH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科研项目立项2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厅级项目12项,到账经费100余万元。省级产学研项目1项;地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3项,到账经费1345万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软件著作17项,有力支撑了学院科研、学科工作的顺利开展。2023年,冯年娣博士作为国际技术官员应邀参加金砖国家运动会,曹文文博士担任杭州第19届亚运会空手道比赛裁判,在国际重大赛事上充分展现了其专业积淀与淮师精神。
四、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培育家国情怀时代新人
为了有效对接人才市场,强化社会服务,学院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学院承办了“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校体育联盟”研讨会、参与了“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筹委会等工作,承办了国培计划“山西省公费师范生入职培训”项目,承办了淮安市第九届运动会大中专组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承办了苏北高校大学生篮球联赛,承办了江苏足协E级教练员培训班、D级教练员培训班等足球教练员的培训等工作,效果显著。同时,还逐步拓展服务宽度和深度,加强同省民委、省体育局、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体育局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协助市体育局开展市民体质测试,承担了淮安市城镇居民及淮安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及测试数据分析工作,并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分析报告。
“学、赛、研、服”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为实现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遵循,成效显著,近年学生考研考编、高质量就业率逐年提升,稳定在50%之上,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学生考研率逐年提升,2020年、2021年、2022年学院连续被评为“学生考研工作先进单位”。学院重视专业认证工作并积极推进,根据师范专业认证的新要求,对标认证标准,坚持知识课堂的以教定学,向能力课堂的以学定教转变,切实培养学生是引人才市场所需的创新实践和服务能力。学生共获得52个E级教练员证书,18个D级教练员证书和30多个二级裁判员证书,为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审核人:马春林